【黄山学院第四届“十佳辅导员”事迹展播之二】王琼:亦师亦友伴花开 同心同行共成长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1-28浏览次数:199


2020年8月,王琼入职黄山学院,担任文学院专职辅导员一职,于她而言,这是一场幸福的遇见,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她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朵花,他们对环境的适应不同,对阳光雨露的需求不同,花期更是不尽相同,而她要做的就是守望她的“花田”,陪伴学生成长。

春耕:春风化雨精心培育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作为播种希望的时节,她以匠心独运之态,细心培育之情,适时指引之力,于每位学子心田播撒下理想与信念的种子。在引领班级发展的道路上,她不懈思考,勤勉耕耘,紧握学生成长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节点,从入学启蒙至日常管理,再到毕业教育,巧妙地引导学生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教育实践的“花田”中,她巧妙地运用党课、团课、主题班会、激情演讲、思辨辩论、征文比赛、志愿服务及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生动而鲜活地传播党的理论路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她精准地把握各类学生组织的阵地,以党建引领团建,有力地推动团支部建设,大力开展书香团支部、主题团日等系列活动,成效显著。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针对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新特征与新需求,她持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能,以新媒体平台为载体,与学生建立起互动交流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需求。她巧妙地依托易班这一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新的领域。根据实际情况,她充分利用易班的多元功能,包括话题讨论、轻应用互动、主题项目策划、特色活动策划及易班优课在线学习等,围绕学生的理论学习、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志愿服务、职业规划及日常生活等多个方面,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其中,“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这一特色项目,以其显著的实践意义及广泛的影响力,吸引了1099人次积极参与,并荣评优秀。

从入学到毕业,从线上到线下,从课堂到课外,她始终精心播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花田”里面的种子慢慢发芽了。 

夏耘:俯身躬耕 用心滴灌

风暖昼长,万物并秀。夏天,是活力满满的季节。青年学子正处于生命成长与知识积累的重要阶段,内心情感丰富且体验独特。在日常的相处中,她从不以辅导员的身份自居,而是时常俯身倾听,深切体会他们的烦恼忧虑,尊重他们的每一项选择,细致解答他们的各种疑惑,以平等之姿融入青年学子的心灵世界。她频繁地走进课堂,深入学生宿舍,活跃于网络空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当学生因学业重负而焦虑不安时,她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当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迷茫时,她以过来人的智慧为他们指点迷津;在学生经历失恋之苦时,她伸出援手,助他们走出情感的沼泽。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琼姐”,她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是学生们遇困时首先想到的依靠。四载光阴,她累计听课逾150次,走访宿舍累计超500间次,主持各类主题班会达268次,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高达1800人次。

在担任辅导员的四年期间,她始终细致入微地观察并理解学生的需求,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精心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与援助措施。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助力学生荣获30余项奖项,其中涵盖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6项省级以上比赛的殊荣。她深切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推荐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助力重点保障学生顺利就业,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员就业。同时,她高度关注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为每位学生建立专属档案,开展心理团体辅导活动,频繁进行谈心谈话,构建家校共育、朋辈互助的育人机制,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其中,有一名学生的情况让她尤为难忘。该生自入学起便饱受心理问题困扰,主客观认知混乱、焦虑、精神问题交织,甚至产生过自杀念头。大学四年间,病情时好时坏,与室友关系紧张,与同学鲜有交流,家长也未能积极配合。接手该生后,面对重重困难,她未曾轻言放弃,秉持“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的坚定信念,积极应对挑战。在校期间,她与该生谈话达53次,聊天记录累计2000余条,与家长沟通20余次。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该生得以安全顺利毕业。毕业之际,该生深情地说:“琼姐是我最好的朋友。”那一刻,她深感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秋收:以爱育爱一路生花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她从细微之处着手,谨言慎行,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状态,在学生群体中深植根基,躬身实践,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既重视思想教育之引领,又关心帮助之细微。如今,她培育的花朵如期绽放。学生们纷纷向她报喜:“琼姐,我考上了研究生,非常感谢您!”“琼姐,我决定去参军。”“琼姐,我打算成为一名教师。”“琼姐,我加入了西部计划。”“琼姐,我找到了工作,非常开心!”学生们与她分享着他们的快乐,而她也在今年送别了她培养的第一批学生。其中,31名学生成功考取研究生,4名学生应征入伍,2名学生参与了西部计划,而重点学生群体实现了全部就业。

作为辅导员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风范。入职四年以来,她获得校级以上荣誉25项,所带班级获得23项校级荣誉,特色文明宿舍25间,指导学生获得校级以上荣誉30项,2023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师德考核优秀、辅导员考核优秀。

 

冬藏:潜心钻研积累能量

万物冬藏,岁月沉香。冬天,是自我沉淀的季节。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她不断探索,潜心钻研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累计参加培训20余次,累计学时812,获得心理健康社会工作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深入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生工作相关问题,连续两年获得辅导员论坛奖项,主持辅导员精品项目2项,校级党建课题1项,易班项目6项,横向课题一项,参与省级重点课题2项,发表有关学生工作论文12篇。另外她还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工作,认真研究学生就业工作,创新教学方法,在黄山学院首届就业指导课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她还是黄山学院就业帮帮团成员,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帮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 

责任萌于细微,奋斗燃于热爱。回顾四载春华秋实,在四季流转间,她曾无数次萌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却又无数次地选择了坚持。年复一年,她倾注满腔热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润物无声。作为一名“育花人”,她始终坚守在自己的花田之中,满怀期待,等待着每一朵花的绽放。

(撰稿、摄影:文学院;责任编辑:赵睛;审核:汪方学 徐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