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红色记忆润初心 全会精神强党性 数学与统计学院赴歙县北岸镇方璧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11-26浏览次数:17

为深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落地见效,11月22日,数学与统计学院组织教师党员赴歙县北岸镇方璧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实地研学与专题授课相结合的形式,筑牢党员思想根基。

活动首站来到方璧烈士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党员们认真聆听方璧烈士投身革命、坚守信仰的英雄事迹,仔细观看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与实物展品,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大家驻足沉思,重温革命历史,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洗礼,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的信念。

方璧(1915-1942),原名方采琳,出生于安徽歙县北岸五渡村。她是歙县唯一一位奔赴延安的女性,更是在晋中大地留下赫赫威名的抗日巾帼英雄。她自幼受新思想熏陶,1936年加入进步组织“读书会”,积极宣传抗日。淞沪会战爆发后,她投身抗战,运送伤员物资。1938年奔赴延安,入抗大二分校学习,还创作小说《小玲子》。1939年,她调入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创作多部抗日作品,因出色演绎《日出》中“小东西”一角,获聂荣臻赞扬,被授予“模范社员”称号 。1942年,她在山西崞县突围时跳崖牺牲,年仅27岁。

随后,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双四在北岸镇五渡村大礼堂给全体党员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专题党课。党课以“认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 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为题,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结合学院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及服务地方工作实际,深入解读全会精神对高校教师党员的实践指引。授课过程中,党员教师们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展开交流讨论,纷纷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将红色教育与理论学习有机融合,强化了教师党员的党性修养,明确了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实践路径。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强合力。

撰稿、摄影:吴彦艳;责任编辑:游闪闪;审核:刘双四 赵睛